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袖:周恩来

周恩来(1898年3月5日—1976年1月8日),字翔宇,曾用名飞飞、伍豪、少山、冠生等,原籍浙江绍兴,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。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袖,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政治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,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,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,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,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。

周恩来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党的创建人之一。他在政治、经济、外交、国防、统战、科技、文化、教育、新闻、卫生、体育等各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,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。在新中国成立后,周恩来同志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、国务院总理长达26年,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,全面组织和实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,兢兢业业,殚精竭虑。

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尤为显着,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广泛团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,坚持并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勇有谋的斗争。他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外交才能,赢得了世界的广泛赞誉。

周恩来的逝世受到了极广泛的悼念,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,严于律己,关心群众,被称为“人民的好总理”。他的主要着作收入《周恩来选集》。周恩来的精神和成就将继续激励着后人,他的影响力将会长久地存在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记忆中。

深入研究

周恩来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建设中,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关系?

周恩来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,特别是在平衡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关系方面,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,它们展示了周恩来如何在实践中处理这两者的关系:

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

周恩来认识到,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,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根本途径。他在任期间,积极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,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,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,以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。

强化政治建设

周恩来同样重视政治建设,他认为政治建设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。在政治建设方面,他强调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,坚持党的基本路线,确保全党统一意志、统一行动。

平衡经济与政治的关系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